服務熱線:13709695899 / 0756-2316632
在線客服
工作時間
資訊摘要
1.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發布“十四五”國家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有關情況
2.申長雨接受人民日報專訪:奮力開創“十四五”知識產權事業發展新局面
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加強新時代知識產權審判工作為知識產權強國建設提供有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意見》發布
4.《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將于2022年1月1日生效
5.廣東省知識產權局關于印發《廣東省專業市場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指引》的通知
6.廣東省知識產權局發布《直播電商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指引》
1.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發布“十四五”國家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有關情況
?上滑閱覽
國務院日前印發《“十四五”國家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對未來五年的知識產權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11月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會上,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介紹了“十四五”知識產權規劃有關情況,并同副局長甘紹寧,以及局有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回答記者提問。吹風會由國新辦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壽小麗主持。
申長雨表示,去年11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頂層設計,研究制定“十四五”時期國家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明確目標、任務、舉措和實施藍圖。國務院常務會議多次研究部署知識產權工作?!笆奈濉敝R產權規劃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的重大舉措,其明確了“十四五”時期知識產權保護邁上新臺階、運用取得新成效、服務達到新水平、國際合作取得新突破的“四新”目標和8項預期性指標,部署了5個方面重點任務,設立了15個專項工程,確保知識產權強國建設階段性目標任務如期完成。
在回答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記者關于“十四五”知識產權規劃與《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關系的提問時,申長雨表示,《綱要》是知識產權事業未來15年發展的總體設計圖,“十四五”知識產權規劃是未來5年發展的具體施工圖。國家知識產權局將做到“兩張卷子一起答”,既著眼長遠,又立足當下,努力通過“十四五”知識產權規劃的實施,圓滿完成《綱要》確定的第一階段目標任務,實現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的扎實開局、順利起步。
繼“十三五”時期知識產權規劃首次作為國家專項規劃發布實施之后,“十四五”知識產權規劃再次作為國家專項規劃發布。申長雨在回答記者提問時指出,“十四五”知識產權規劃成為國家整個“十四五”規劃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知識產權工作一貫的高度重視和關心支持,也充分彰顯了知識產權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更保障了規劃實施工作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下一步,國家知識產權局將會同有關方面統籌推進“十四五”知識產權規劃的落地實施,確保取得預期的效果。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50周年。申長雨在回答記者提問時指出,40多年來,我國積極參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框架下的知識產權全球治理和國際規則制定,加入了幾乎所有主要的知識產權國際公約,成為知識產權國際規則的積極建設者、重要貢獻者和堅定維護者。下一步,國家知識產權局將按照中央精神,堅持走多邊主義之路,進一步加強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合作,促進全球知識產權事業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甘紹寧在回答記者關于知識產權國際合作相關問題時表示,“十四五”知識產權規劃針對知識產權國際合作部署了多項措施。國家知識產權局將主動參與知識產權全球治理,提升知識產權國際合作水平,推動我國知識產權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更好地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
局有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分別就知識產權統計指標體系、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建設、知識產權轉移轉化等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記者 馮飛 新華社 供圖)
原文鏈接:
https://www.cnipa.gov.cn/art/2021/11/3/art_53_171175.html
2.申長雨接受人民日報專訪:奮力開創“十四五”知識產權事業發展新局面
?上滑閱覽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體學習時明確指出,要研究制定“十四五”時期國家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明確目標、任務、舉措和實施藍圖。國務院常務會議多次研究知識產權工作。近日,《“十四五”國家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下稱“十四五”知識產權規劃)由國務院印發實施,面向全面開啟知識產權強國建設新征程的第一個5年,“十四五”時期知識產權事業將怎樣謀篇布局、穩中求進,實現高質量發展?本報記者就此采訪了國家知識產權局黨組書記、局長申長雨。
記者:繼“十三五”之后,“十四五”知識產權規劃再次作為國家專項規劃印發實施,您認為有何重大意義?
申長雨:“十四五”知識產權規劃再次作為國家專項規劃印發實施,充分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國務院對知識產權工作的高度重視與殷切期望,充分表明了“十四五”知識產權規劃具有重大意義。
“十四五”知識產權規劃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知識產權工作重要指示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的重大舉措。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關系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關系高質量發展,關系人民生活幸福,關系國家對外開放大局,關系國家安全。制定和實施“十四五”知識產權規劃,是確保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知識產權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知識產權工作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的重大舉措。
“十四五”知識產權規劃是更好支撐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舉措。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更好推進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笆奈濉敝R產權規劃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自覺融入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瞄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目標,科學謀劃未來5年知識產權工作,目的是更好保護和激勵創新,更好推動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更好服務高水平對外開放,全力支撐構建新發展格局。
“十四五”知識產權規劃是在更高起點上推動知識產權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重大舉措?!笆濉睍r期的實踐經驗表明,制定和實施國家知識產權規劃,是實現我國知識產權事業大發展、大跨越和大提升的重要手段。前不久,黨中央、國務院印發了《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對我國未來15年的知識產權事業發展進行了全面謀劃和系統部署?!笆奈濉敝R產權規劃作為支撐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實施的第一個五年規劃,對于推動知識產權強國建設開好局、起好步,在更高起點上推動知識產權事業穩中求進,實現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記者:“十四五”知識產權規劃有哪些重點需要把握?
申長雨:“十四五”知識產權規劃深入研判我國知識產權事業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挑戰、新任務,提出了“十四五”時期知識產權事業發展的總體要求。
一是指導思想?!笆奈濉敝R產權規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從國家戰略高度和進入新發展階段要求出發,提出了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主題和全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主線,凝練出以知識產權事業高質量發展支撐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總體思路,明確了“十四五”時期知識產權事業發展的根本方向。
二是基本原則?!笆奈濉敝R產權規劃從促進知識產權質量提升、加強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提高知識產權對外開放水平和增強知識產權領域系統治理能力等方面出發,把握知識產權制度規律和工作特點,提出了堅持質量優先、強化保護、開放合作、系統協同等基本原則。
三是主要目標?!笆奈濉敝R產權規劃明確了知識產權保護邁上新臺階、運用取得新成效、服務達到新水平、國際合作取得新突破等主要目標,設立了“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等8項主要指標,并與國家“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對知識產權工作的部署充分銜接,體現了新發展階段知識產權工作的新要求。
記者:“十四五”知識產權規劃提出了哪些重點任務、工作舉措?
申長雨:“十四五”知識產權規劃統籌安排了5個方面14項重點任務、15個專項工程,需要統籌推進、一體落實。
一是堅持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的理念,全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提高知識產權工作法治化水平,完善知識產權法律政策體系,統籌推進相關法律法規的修改完善,健全新領域新業態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加強知識產權源頭保護,健全高質量創造支持政策,提高知識產權審查質量和效率,強化知識產權申請注冊質量監管。統籌推進知識產權司法保護、行政保護和社會協同保護,更好發揮知識產權制度激勵創新的基本保障作用。
二是堅持服務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的目標,不斷提高知識產權轉移轉化成效。完善知識產權轉移轉化體制機制,推進國有知識產權權益分配改革,優化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促進產業知識產權協同運用。提高創新主體知識產權管理效能,大力培育專利密集型產業,實施商標品牌建設工程,推動版權產業創新發展,充分發揮知識產權轉移轉化促進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作用。
三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大力提升知識產權服務水平。完善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體系,推動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標準化,加強知識產權信息化、智能化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知識產權信息傳播利用。促進知識產權服務業健康發展,引導知識產權服務向專業化和高水平發展,促進知識產權服務業與區域產業融合發展,促進創新成果更好惠及人民。
四是堅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全方位加強知識產權國際合作。主動參與全球知識產權治理,積極參與完善知識產權國際規則體系,積極參與新領域新業態知識產權國際規則與標準制定。提升知識產權國際合作水平,加強知識產權國際合作機制建設,便利我國市場主體知識產權海外獲權,加強知識產權海外維權援助工作,服務開放型經濟發展。
五是堅持固本強基的工作思路,持續推進知識產權人才文化建設。完善知識產權人才評價體系,優化知識產權人才發展環境,加大知識產權人才培養力度,提升知識產權人才能力水平,大力培養知識產權國際化人才。加強知識產權文化建設,構建知識產權大宣傳格局,實施知識產權普及教育工程,傳播知識產權文化理念,增強全社會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的意識。(記者 谷業凱)
原文鏈接:
https://www.cnipa.gov.cn/art/2021/10/29/art_53_171077.html
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加強新時代知識產權審判工作為知識產權強國建設提供有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意見》發布
?上滑閱覽
2021年10月29日(星期五)上午10:00,最高人民法院在全媒體新聞發布廳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加強新時代知識產權審判工作為知識產權強國建設提供有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意見》并回答記者提問。最高人民法院民三庭庭長林廣海、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法庭副庭長郃中林共同出席發布會。發布會由最高人民法院新聞發言人李廣宇主持。
圖為發布會現場。肖旸 攝
10月29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正式對外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加強新時代知識產權審判工作為知識產權強國建設提供有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習近平總書記就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強調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為新時代全面加強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對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提出明確要求,“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對實施知識產權強國戰略作出重大部署。前不久,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面向我國知識產權事業未來十五年發展作出重大頂層設計,明確提出要健全公正高效、管轄科學、權界清晰、系統完備的知識產權司法保護體制。
當前,我國正在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知識產權作為國家發展戰略性資源和國際競爭力核心要素作用愈發凸顯,對知識產權審判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的重大決策部署,最高人民法院在充分調研和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結合人民法院實際,制定本《意見》。
《意見》深入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從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高度出發,堅持“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的理念,主動回應新時代知識產權司法保護需求和社會關切,從工作要求、公正司法、提升效能、深化改革四個方面,就全面加強新時代知識產權審判工作提出20條政策措施。
一是心懷“國之大者”,加強新時代知識產權審判工作的總體要求?!兑庖姟芬?,人民法院要牢牢把握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是完善產權保護制度最重要的內容和提高國家經濟競爭力最大的激勵,確保新時代知識產權審判工作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要堅持深化改革,健全公正高效、管轄科學、權界清晰、系統完備的知識產權司法保護體制,增強做好新時代知識產權審判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要緊緊圍繞“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目標,堅持人民利益至上、堅持嚴格和平等保護、堅持公正合理保護,堅持協同配合,切實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和知識產權權利人合法權益。
二是依法公正高效審理各類案件,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審判職能作用?!兑庖姟穱@九個方面,提出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貫徹落實措施。九個方面包括科技創新成果、著作權和相關權利、商業標志、新興領域知識產權、農業科技成果、中醫藥知識產權、商業秘密、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科技創新主體合法權益等。充分發揮審判職能,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文化強國、鄉村振興等重大戰略,服務保障新領域新業態規范健康發展、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法治環境,激發創新創造活力。
三是提升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整體效能,著力營造有利于創新創造的法治環境?!兑庖姟访鞔_提出,要依法適用懲罰性賠償,加大知識產權侵權損害賠償力度和對侵權行為懲治力度,及時有效阻遏侵權行為。加大對于知識產權虛假訴訟、惡意訴訟等行為的規制力度,防止濫用知識產權,推進知識產權訴訟誠信體系建設。健全知識產權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積極探索依當事人申請的知識產權糾紛行政調解協議司法確認制度。積極參與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建設工程,健全知識產權行政保護與司法保護銜接機制,推動構建大保護工作格局。加強涉外知識產權審判,平等保護中外當事人合法權益,營造開放、公平、公正、非歧視的科技發展環境,提升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國際影響力,打造國際知識產權訴訟優選地。加強法治宣傳教育,營造促進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的法治環境。
四是深化知識產權審判領域改革創新,推進知識產權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兑庖姟返谒牟糠謴娬{,加強審判機構建設、審判隊伍建設、智慧法院建設。加強高水平知識產權審判機構建設,構建案件審理專門化、管轄集中化和程序集約化的審判體系。加強知識產權審判隊伍建設,努力鍛造一支政治堅定、顧全大局、精通法律、熟悉技術、具有國際視野的知識產權審判隊伍。加強智慧法院建設,扎實推進信息技術與知識產權審判融合促進,提升信息化水平。
下一步,人民法院將認真貫徹落實《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和黨中央關于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決策部署,緊扣推動高質量發展主題,準確把握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要求,全面推進知識產權審判事業高質量發展,為加快建設知識產權強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司法服務和保障。
法發〔2021〕29號
最高人民法院
關于加強新時代知識產權審判工作
為知識產權強國建設提供有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意見
為深入貫徹落實《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和黨中央關于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決策部署,適應新時代要求,全面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為知識產權強國建設提供有力司法服務和保障,制定本意見。
一、心懷“國之大者”,準確把握加強新時代知識產權審判工作的總體要求
1.確保新時代知識產權審判工作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持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不折不扣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牢牢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牢牢把握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是完善產權保護制度最重要的內容和提高國家經濟競爭力最大的激勵,緊緊圍繞“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強化系統觀念、法治思維、強基導向,增強機遇意識、風險意識,全面提升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水平。適應新時代要求,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自覺融入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為建設知識產權強國提供有力司法服務和保障。
2.增強做好新時代知識產權審判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樹立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的理念,深刻認識全面加強知識產權審判工作事關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事關推動高質量發展和創造高品質生活,事關國內國際兩個大局。自覺踐行初心使命,找準司法服務“國之大者”的結合點、切入點,擔當作為、改革創新,健全公正高效、管轄科學、權界清晰、系統完備的知識產權司法保護體制,開創新時代知識產權審判工作新局面。
3.正確把握新時代人民法院服務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的工作原則。緊緊圍繞“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目標,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審判職能作用,落實懲罰性賠償制度,加大對侵權行為懲治力度,切實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和權利人合法權益。堅持嚴格保護,依法平等保護中外當事人及各類市場主體合法權益,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服務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堅持公正合理保護,防范權利過度擴張,確保公共利益和激勵創新兼得。堅持深化改革,強化信息化技術運用,加快推進知識產權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堅持協同配合,強化國際合作,為全球知識產權治理貢獻中國司法智慧。
二、依法公正高效審理各類案件,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審判職能作用
4.加強科技創新成果保護,服務創新驅動發展。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審判對科技創新的激勵和保障作用,實現知識產權保護范圍、強度與其技術貢獻程度相適應。充分發揮司法裁判在科技創新成果保護中的規則引領和價值導向職能,總結提煉科技創新司法保護新規則,促進技術和產業不斷創新升級。以強化保護為導向,加強對專利授權確權行政行為合法性的嚴格審查,推動行政標準與司法標準統一,促進專利授權確權質量提升。以實質性解決專利糾紛為目標,建立專利民事行政案件審理工作在甄別統籌、程序銜接、審理機制、裁判標準等方面的協同推進機制,防止循環訴訟和程序空轉,有效提高審判效率。
5.加強著作權和相關權利保護,服務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充分發揮著作權審判對于優秀文化的引領和導向功能,促進文化和科學事業發展與繁榮。依法加強“紅色經典”和英雄烈士合法權益保護,以法治手段傳承紅色文化基因,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大對文化創作者權益保護,準確把握作品認定標準。依法維護作品傳播者合法權益,適應全媒體傳播格局變化,依法妥善處理互聯網領域文化創作及傳播的著作權保護新問題。依法審理涉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案件,妥善處理維護著作權集體管理制度和尊重權利人意思自治關系,促進作品傳播利用。加強遺傳資源、傳統文化、傳統知識、民間文藝等知識產權保護,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整理和利用。
6.加強商業標志保護,服務品牌強國建設。提高商標授權確權行政案件審理質量,堅決打擊不以使用為目的的商標惡意注冊行為,科學合理界定商標權權利邊界與保護范圍,促進商標申請注冊秩序正?;鸵幏痘?。強化商標使用對確定商標權保護范圍的作用,積極引導權利人持續實際使用商標,發揮商標的識別功能,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制定商標民事糾紛案件司法解釋,加強馳名商標、傳統品牌和老字號司法保護,依法支持商標品牌建設。完善地理標志司法保護規則,遏制侵犯地理標志權利行為,推動地理標志與特色產業發展、生態文明建設、歷史文化傳承以及鄉村振興有機融合。
7.加強新興領域知識產權保護,服務新領域新業態規范健康發展。準確適用個人信息保護法、數據安全法,加強互聯網領域和大數據、人工智能、基因技術等新領域新業態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完善算法、商業方法和人工智能產出物知識產權司法保護規則,合理確定新經濟新業態主體法律責任,積極回應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知識產權保護司法需求。加強涉數據云存儲、數據開源、數據確權、數據交易、數據服務、數據市場不正當競爭等案件審理和研究,切實維護數據安全,為數字中國建設提供法治保障。
8.加強農業科技成果保護,服務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大重大農業科技成果保護力度,促進農業生物技術、先進制造技術、精準農業技術等方面重大創新成果的創造。依法嚴格保護國家種質資源,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品種、侵犯植物新品種權、種子套牌等行為,強化植物新品種刑事司法保護,提升種業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水平,有效保障國家種業和糧食安全。創新和加強地方特色農業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機制,完善保護種業知識產權合作機制,形成保護合力。
9.加強中醫藥知識產權保護,服務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依法妥善審理涉中醫藥領域知識產權糾紛案件,推動完善中醫藥領域發明專利審查規則,促進提升中醫藥領域專利質量。加強中醫藥古方、中藥商業秘密、道地藥材標志、傳統醫藥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司法保護,推動完善涉及中醫藥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國際國內規則和標準,促進中醫藥傳統知識保護與現代知識產權制度有效銜接。
10.加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司法,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法治環境。嚴格落實《關于強化反壟斷深入推進公平競爭政策實施的意見》,堅持規范和發展并重,依法妥善審理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案件。出臺反壟斷民事糾紛司法解釋和反不正當競爭司法解釋,發布典型案例,發揮“紅綠燈”作用,明確司法規則,規范市場主體行為。加強對平臺企業壟斷的司法規制,依法嚴懲平臺強制“二選一”“大數據殺熟”等破壞公平競爭、擾亂市場秩序行為,切實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維護和促進市場公平競爭。強化平臺經濟、科技創新、信息安全、民生保障等重點領域案件審理和宣傳,通過司法裁判強化公平競爭意識,引導全社會形成崇尚、保護和促進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11.加強商業秘密保護,護航企業創新發展。依法加大涉及國家安全和利益的技術秘密司法保護力度,嚴懲竊取、泄露國家科技秘密行為。正確把握侵害商業秘密民事糾紛和刑事犯罪的界限,完善侵犯商業秘密犯罪行為認定標準。加強訴訟中的商業秘密保護,切實防止訴訟中“二次泄密”,保障權利人依法維權。妥善處理保護商業秘密與自由擇業、競業限制和人才合理流動的關系,在依法保護商業秘密的同時,維護勞動者正當就業創業合法權益,保障企業創新發展,促進人才合理流動。
12.加強科技創新主體合法權益保護,激發創新創造活力。認真落實科學技術進步法、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加強科技成果有關各項權益的司法保護。依法妥善處理因科技成果權屬認定、權利轉讓、價值確定和利益分配產生的糾紛,準確界定職務發明與非職務發明的法律界限,依法支持以科技成果轉化所獲收益對職務科技成果完成人和為科技成果轉化作出重要貢獻的人員給予獎勵和報酬,充分保障職務發明人獲得獎勵和報酬的合法權益。依法積極支持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權、處置權、收益權改革。規范和促進知識產權融資模式創新,保障知識產權金融積極穩妥發展。依法保護國家實驗室、國家科研機構、高水平研究性大學、科技領軍企業等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等權利,依法保護科研人員經費使用自主權和技術路線決定權,從嚴把握定罪標準,嚴格區分罪與非罪,避免把一般違法或違紀作為犯罪處理,支持科技創新和研發活動。
三、提升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整體效能,著力營造有利于創新創造的法治環境
13.加大對侵犯知識產權行為懲治力度,有效阻遏侵權行為。依法妥善運用行為保全、證據保全、制裁妨害訴訟行為等措施,加強知識產權侵權源頭治理、溯源打擊,及時有效阻遏侵權行為,切實降低維權成本,提高侵權違法成本,促進形成不敢侵權、不愿侵權的法治氛圍。正確把握懲罰性賠償構成要件,加大知識產權侵權損害賠償力度,合理運用證據規則、經濟分析方法等手段,完善體現知識產權價值的侵權損害賠償制度。出臺知識產權刑事司法解釋,加大刑事打擊力度,依法懲治侵犯知識產權犯罪。加大對于知識產權虛假訴訟、惡意訴訟等行為的規制力度,完善防止濫用知識產權制度,規制“專利陷阱”“專利海盜”等阻礙創新的不法行為,依法支持知識產權侵權訴訟中被告以原告濫用權利為由請求賠償合理開支,推進知識產權訴訟誠信體系建設。
14.健全知識產權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創新知識產權解紛方式。切實將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拓展知識產權糾紛多元化解渠道,有效推動知識產權糾紛綜合治理、源頭治理。依托人民法院調解平臺,大力推進知識產權糾紛在線訴調對接機制。建立健全知識產權糾紛調解協議司法確認機制,探索依當事人申請的知識產權糾紛行政調解協議司法確認制度,因地制宜創新知識產權解紛方式,滿足人民群眾多元高效便捷的糾紛解決需求。
15.健全行政保護與司法保護銜接機制,推動構建大保護工作格局。積極參與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建設工程,健全知識產權行政保護與司法保護銜接機制,加強與行政職能部門協同配合。充分發揮司法審查監督職能,促進知識產權行政執法標準與司法裁判標準統一。推動與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版權局、國家知識產權局等部門建立信息資源共享機制,推進最高人民法院與中央有關部門數據專線連接工作,進一步推動知識產權保護線上線下融合發展,促進形成知識產權保護合力。為繼續推動西部大開發、東北全面振興、中部地區崛起、東部率先發展,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國家區域發展戰略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提升服務國家重大發展戰略水平。
16.加強涉外知識產權審判,提升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國際影響力。依法公正審理涉外知識產權案件,平等保護中外權利人合法權益,打造國際知識產權訴訟優選地,積極營造開放、公平、公正、非歧視的科技發展環境和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妥善處理與國際貿易有關的重大知識產權糾紛,依法妥善處理國際平行訴訟,積極服務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確保案件裁判符合相關國際公約和國際慣例,促進國際貿易合作。深化國際司法交流合作,通過司法裁判推動完善相關國際規則和標準,積極參與知識產權司法領域全球治理,推動全球知識產權治理體制向著更加公正合理方向發展。
17.加強法治宣傳教育,營造促進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的人文環境。建立健全最高人民法院指導性案例、公報案例、典型案例等多位一體的知識產權案例指導體系,充分發揮司法裁判的指引示范作用。積極開展知識產權宣傳周活動,持續打造中國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狀況、知識產權案件年度報告、中國法院10大知識產權案件和50件典型案例等知識產權保護法治宣傳品牌,增進社會各界對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了解、認同、尊重和信任,厚植尊重創新、保護創新的良好氛圍。
四、深化知識產權審判領域改革創新,推進知識產權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
18.加強高水平知識產權審判機構建設,完善知識產權專門化審判體系。推動健全完善國家層面知識產權案件上訴審理機制,加強知識產權法院、知識產權法庭建設,深化司法責任制綜合配套改革,推動優化知識產權管轄布局。深入推進知識產權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審判機制改革,構建案件審理專門化、管轄集中化和程序集約化的審判體系。研究制定符合知識產權審判規律的訴訟規范,完善符合知識產權案件特點的訴訟證據制度。推進四級法院審級職能定位改革,深化知識產權案件繁簡分流改革,優化知識產權民事、行政案件協同推進機制。推進知識產權案例、裁判文書和裁判規則數據庫深度應用,統一知識產權司法裁判標準和法律適用,完善裁判規則。
19.加強知識產權審判隊伍建設,提升司法服務保障能力。堅持以黨建帶隊建促審判,加強政治建設,筑牢政治忠誠,增強知識產權審判隊伍服務大局意識和能力,努力鍛造一支政治堅定、顧全大局、精通法律、熟悉技術、具有國際視野的知識產權審判隊伍。加強知識產權審判隊伍的專業化培養和職業化選拔,健全知識產權審判人才培養、遴選和交流機制,加強高素質專業化審判人才培養,健全知識產權專業化審判人才梯隊。完善知識產權領域審判權運行和監督制約機制,確保隊伍忠誠干凈擔當。加強技術調查人才庫建設,完善多元化技術事實查明機制,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專家智庫作用。加強與科學技術協會和其他科技社團協同合作,提高為科技創新主體提供法律服務的能力水平。
20.加強智慧法院建設,提升知識產權審判信息化水平。扎實推進信息技術與法治建設融合促進,積極推進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5G等現代科技在司法領域的深度應用,全面加強智慧審判、智慧執行、智慧服務、智慧管理,實現信息化建設與知識產權審判深度融合。適應信息化時代發展,探索更加成熟定型的在線訴訟新模式和在線調解規則,積極推進跨區域知識產權遠程訴訟平臺建設,加強司法大數據充分匯集、智能分析和有效利用。
最高人民法院
2021年9月24日
原文鏈接:
https://mp.weixin.qq.com/s/CPg9d5JCKvKJ1fIcXASm_A?st=637B34905B23F9B14BECB07A8F03E778D6C27624D2C17392E932E9ED18DB7CC169A79A2587A07292B51FD6FB553A8079E8AA4D8EE774D596C54C9E4D963405D4DFD6519BA3D31AEED222C82107EFFE270599F0FEA3CB3888AC9E469B55E39F0F4CCBFAE9901F0C179C86FCA869327AC0CDD594412CC5F6C9F6FBA33D49F0E9489D1C6312C158127C92F4303697C2063A2E7F9213BD5DBA70C3B644F3D423221C0E3B736E7A4719068ADF676408C4A52A78ECB400501D1C4BB586EBDB8E0794B2&vid=1688851824199436&cst=F5E7FA011BAA18A93D974C5A0CFE63C6E7F6EC15013A6FE9054469323E2D10CE5F5C1C99BD638AA1FD8B18456C713F48&deviceid=bed4317b-a3a5-4844-8305-924e71e52ba8&version=3.1.18.6007&platform=win
4.《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將于2022年1月1日生效
?上滑閱覽
11月2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保管機構東盟秘書處發布通知,宣布文萊、柬埔寨、老撾、新加坡、泰國、越南等6個東盟成員國和中國、日本、新西蘭、澳大利亞等4個非東盟成員國已向東盟秘書長正式提交核準書,達到協定生效門檻。
根據協定規定,RCEP將于2022年1月1日對上述十國開始生效。
RCEP帶來全球最大自貿區
RCEP總人口達22.7億,經濟總量達26萬億美元,出口總額達5.2萬億美元,均占全球總量約30%。RCEP生效實施后,將成為世界上參與人口最多、成員結構最多元、發展潛力最大的自貿區,也是全球規模最大的自貿區。
《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是2012年由東盟發起,由包括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和東盟十國共15方成員,歷時八年達成的自由貿易協定。協定于2020年11月15日由15個成員國共同簽署。RCEP將有力促進15個成員國之間貿易、投資和經濟發展,促進全球經濟疫后復蘇。聯合國貿發會議的研究報告表明,到2025年,RCEP將會給15國成員出口增長帶來10%以上。
RCEP將在6個東盟成員國和3個非東盟簽署國批準后達到生效門檻。協定一經生效,各成員國之間就會按協定規定立即降稅,履行服務投資開放承諾,執行協定各領域的規則。RCEP生效實施后,將推動我國三分之一的貿易實現零關稅,帶動相應的服務和投資開放,促進貿易便利化和營商環境提升,對我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具有重要意義。
什么是RCEP?
一圖看懂,你我的生活會有哪些改變!
來源:網信廣東
原文鏈接:
https://mp.weixin.qq.com/s/UyPCQ8Jx-4zFbDjCJbeycQ
5.廣東省知識產權局關于印發《廣東省專業市場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指引》的通知
?上滑閱覽
粵知〔2021〕94號
各地級以上市知識產權局,各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知識產權快速維權中心:
根據《2021年全國知識產權行政保護工作方案》《廣東省知識產權局2021年知識產權工作要點》要求,為加強我省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知識產權保護,推動專業市場知識產權保護專項行動有序開展,促進專業市場高質量發展,結合廣東專業市場知識產權保護實際情況,我局制定了《廣東省專業市場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指引》,現予以發布,供你們及有關企業參考。
廣東省知識產權局
2021年10月27日
廣東省專業市場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指引
為深入貫徹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見》和我省《關于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若干措施》,落實國家知識產權局《2021年全國知識產權行政保護工作方案》以及《廣東省知識產權局2021年知識產權工作要點》有關要求,加強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知識產權保護,推動專業市場知識產權保護專項行動有序開展,促進專業市場高質量發展,參考《專業市場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手冊》有關內容,結合廣東專業市場知識產權保護實際情況,特制定本工作指引。
1.工作目標
建立專業市場知識產權糾紛快速處理機制,加強對專業市場開辦方和市場內經營者、有關商(協)會在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方面的指導,推動專業市場知識產權保護專項行動有序開展,切實提升專業市場知識產權治理能力和水平,有效遏制專業市場內專利、商標、地理標志等知識產權侵權違法行為,建立完善專業市場知識產權保護長效機制,優化公平競爭的交易環境和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
2.工作原則
2.1政府引導
引導知識產權服務機構進駐專業市場,開展知識產權保護有關服務;指導專業市場特別是重點專業市場建立完善知識產權糾紛快速處理機制等保護機制;支持專業市場探索開展知識產權保護試點工作;鼓勵專業市場積極創建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規范化市場。
2.2市場主導
發揮市場開辦方和市場內經營者積極性,激發知識產權保護內生動力。通過建立健全市場內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機制、完善知識產權管理制度和人員隊伍建設、與市場內經營者簽訂知識產權保護協議、開展相關宣傳培訓等工作,優化市場營商環境,為專業市場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
2.3行業自律
充分調動行業商(協)會力量,發揮行業商(協)會優勢,在專業市場內加強行業自律,處理行業內知識產權糾紛,提供知識產權保護政策法律宣講等相關服務,倡議開展知識產權保護承諾等活動,探索開展行業內專業市場及市場內經營者知識產權誠信體系建設等工作。
2.4社會共治
面向消費者開展形式多樣的知識產權保護宣傳活動,暢通舉報投訴渠道,落實舉報投訴獎勵制度,鼓勵和引導消費者積極參與市場內知識產權保護治理。
3.工作內容
3.1加強專業市場知識產權監管和服務
3.1.1健全執法聯動協作機制
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要加強與版權、公安、海關等相關行政部門執法聯動,完善跨部門執法合作機制,發揮部門協同合力,加強對倉儲、運輸、郵寄、印制等環節的知識產權侵權違法行為的立案查辦,實施全鏈條打擊。加強區域協作,提高對專業市場知識產權侵權違法線索的移送、協查和查辦效能。
3.1.2加強日常監管和執法
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要通過開展專業市場知識產權保護工作調查和實地調研,深入了解當地專業市場知識產權保護狀況。結合“雙隨機一公開”有關工作,加強對專業市場的日常巡查,排查知識產權侵權違法線索。積極聯系有關知識產權權利人,從進貨渠道、包裝鑒偽、境內外知名商標品牌授權、侵權易發多發領域等方面,排查市場內重點商品的知識產權侵權風險,加大對市場內知識產權侵權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深入推進專業市場知識產權保護專項行動。
3.1.3加強專業市場知識產權保護力量
各級市場監管部門指導支持本地區規模以上專業市場開辦方設立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站。通過進駐專業市場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站、委派專業市場知識產權特派員等方式,充實專業市場知識產權保護力量。定期組織開展專業市場知識產權保護業務培訓和交流,加強專業市場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隊伍能力建設。
3.1.4提供公益性維權援助服務
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要推動各種公益維權援助機構有序加快發展,充分發揮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知識產權快速維權中心、維權援助分中心等機構的作用,完善知識產權糾紛多元化解決機制,推進專業市場內經營者之間、經營者和知識產權權利人或消費者之間的糾紛調解及訴調對接機制建設。
3.2提升專業市場開辦方知識產權保護能力
3.2.1把好市場內商品和經營者準入關
鼓勵各市場開辦方探索建立知識產權商品索證制度,提示市場內的商標注冊人直營店提供商標注冊證明,被許可使用他人注冊商標的經營者提供商標許可使用證明;提示其他的普通批發、零售商分門別類留存證明商品合法來源的交易單據,把好商品入場關;逐步建立完善市場內經營者主動報備所銷售商品知識產權情況的制度,鼓勵市場內經營者及時掌握所銷售商品的知識產權信息;可與市場內經營者簽訂知識產權保護承諾書,告知商戶有關知識產權誠信經營的事宜,約定有關糾紛的處理適用市場內知識產權糾紛快速處理機制。
3.2.2建立日常內部檢查制度
支持各市場開辦方積極開展對經營者和商品知識產權狀況的日常檢查和動態抽查,對發現的問題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并可及時上報轄區知識產權主管部門。
3.2.3建立知識產權糾紛快速處理機制
支持各市場開辦方制定知識產權糾紛快速處理機制,明確市場內知識產權糾紛的受理條件、處理程序,如實記錄糾紛處理全過程,妥善保管相關知識產權糾紛檔案,依法積極配合行政部門、司法機關、公證機構、仲裁機構等開展調查取證等工作。
3.2.4建立市場內部知識產權保護信息收集和公開機制
鼓勵市場開辦方建立市場知識產權管理系統,依法做好市場內知識產權相關信息的收集工作,建立市場內各經營者的知識產權檔案,重點記錄所經營商品涉及的知識產權類型、經營者誠信經營情況以及侵權糾紛發生處理情況。鼓勵在此基礎上探索實現“三公開”,即公開知識產權商品狀況、公開市場內經營者誠信信息、公開行政部門對侵權違法行為的處理結果,推動優化市場內營商環境。
3.2.5建立知識產權誠信獎懲制度
鼓勵各市場開辦方探索開展“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店鋪”掛牌、知識產權保護公開承諾等活動,提高專業市場知識產權保護的美譽度。對知識產權保護意識薄弱的經營者,可予以提示并加強檢查;探索建立知識產權誠信積分制度,對知識產權侵權違法行為頻發、性質惡劣、嚴重影響市場營商環境和交易秩序的經營者,依法及時將相關信息報送知識產權主管部門,涉嫌構成犯罪行為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并對有關經營者實行退出機制。
3.2.6設立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站
鼓勵知識產權糾紛頻發的專業市場開辦方設立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站。鼓勵配合知識產權主管部門通過進駐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站、委派專業市場知識產權特派員等方式,為經營者提供知識產權宣傳培訓、信息檢索、法律咨詢、爭議解決等綜合性服務,提升經營者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形成良好的知識產權保護氛圍。
3.2.7 做好知識產權保護宣傳工作
支持各市場主辦方通過多種形式開展知識產權宣傳培訓工作,利用多媒體、微信/QQ工作群、LED屏等媒介宣傳知識產權法律政策和維權案例等,提高商戶對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認識和能力。
3.3完善專業市場知識產權保護行業商(協)會服務支撐體系
3.3.1加強行業自律規范建設
鼓勵有關行業商(協)會積極加強專業市場內行業組織建設,協助知識產權主管部門、專業市場開辦方開展知識產權保護各項工作,制定行業經營自律規范,并在專業市場內宣傳推廣行業知識產權保護自律規范,加強行業會員管理,切實提高本行業的市場開辦方及經營者知識產權保護自律意識。輔助專業市場制定知識產權管理規范,將知識產權管理規范化、標準化,引導市場加強知識產權管理。鼓勵完善行業內糾紛調解工作制度,接受市場開辦方的委托受理和處理專業市場知識產權糾紛。
3.3.2提供法律咨詢和宣傳培訓等服務
建議行業商(協)會通過成立知識產權保護聯盟、定期發布行業預警分析報告、邀請本行業知識產權領域專家授課、為會員提供法律咨詢、定期開展會員宣傳培訓等活動,更好發揮商(協)會在本行業的專業市場影響力,同步提升本行業和專業市場知識產權保護良好氛圍。
3.3.3開展專業市場知識產權誠信等級認定等工作
建議行業商(協)會探索開展行業內專業市場知識產權誠信等級認定工作,制定具體的等級認定團體標準、認定方法,對本地區專業市場知識產權誠信等級進行認定和公示,促進各專業市場形成良性競爭,推動知識產權保護水平不斷提高,支撐專業市場高質量發展。
3.4鼓勵消費者參與專業市場知識產權保護行動
3.4.1加強消費者知識產權保護意識
市場監管部門定期發布具有社會影響力的專業市場知識產權保護典型案例,結合知識產權保護進企業、進單位、進社區、進學校、進網絡等活動,通過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全方位多角度的手段對專業市場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成果加以宣傳,提升專業市場消費者知識產權保護意識。
3.4.2提升消費者知識產權保護能力
市場監管部門積極組織編寫或鼓勵相關組織編寫針對消費者的知識產權宣傳手冊,向消費者介紹專利、商標、地理標志等知識產權基礎知識,促進提高辨別商品真假能力,更好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3.4.3加強市場內知識產權侵權違法行為投訴舉報工作
市場監管部門加大對12315、12345、96315等投訴舉報熱線的宣傳推介,暢通電話、網絡等投訴舉報渠道,落實舉報投訴獎勵政策措施。在專業市場公示舉報投訴信箱和電話號碼,接受消費者監督和咨詢,鼓勵和引導消費者參與專業市場知識產權侵權違法行為治理。
來源: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原文鏈接:
http://amr.gd.gov.cn/zwgk/tzgg/content/post_3601608.html
6.廣東省知識產權局發布《直播電商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指引》
?上滑閱覽
近日,廣東省知識產權局發布了《直播電商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指引》(以下簡稱《指引》),進一步保障直播電商平臺經營者和知識產權權利人的合法權益,增強直播電商從業人員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提升直播電商行業知識產權合規管理水平,維護直播電商行業的市場秩序,推動直播電商行業良性發展。
《指引》堅持問題導向,對相關各方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提出參考指引,切實提升直播電商行業知識產權治理能力和水平。主要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直播電商知識產權保護,指引主播/MCN 機構從直播賬號、直播內容、侵權防范三方面進行知識產權保護;引導品牌方與非品牌方兩類直播電商商家通過不同方式加強知識產權管理,降低知識產權侵權風險;鼓勵直播電商平臺依法開展知識產權宣傳教育、建立健全知識產權保護體系、規則及投訴處理流程。二是直播電商知識產權維權工作,引導直播電商平臺依法設立知識產權侵權投訴流程,說明平臺投訴的注意事項、惡意投訴法律后果與救濟措施;指引權利人根據實際情況依法請求知識產權行政管理部門處理或向法院起訴;鼓勵直播電商平臺、商家、主播、MCN機構、行業協會等主體之間加強對話合作,采取調解、仲裁等非訴訟方式解決糾紛,營造良好的知識產權保護環境。
直播電商行業作為一種互聯網新經濟業態,具有流量大、模式新、發展快等特點,但仍然存在行業從業人員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和能力不高不強、直播電商平臺及平臺經營者知識產權合規管理水平亟需加強等問題?!吨敢返挠“l和各項措施的落地見效,必將有力推動各直播電商平臺落實知識產權保護責任,為本地電商產業健康發展提供良好知識產權環境,有效促進就業和消費升級,助力地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來源: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原文鏈接:
http://amr.gd.gov.cn/zwdt/xwfbt/content/post_3601760.html
地址:珠海市香洲區人民東路313號恒和中心1幢905-907室
電話:0756-2316632
傳真:0756-2316630
掃描關注我們 掃描手機瀏覽
關于我們
服務領域
新聞中心
版權所有(C)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珠海分公司
三環新聞
行業新聞
資助認證
公安備案號: 44040202000772 工信部備案號:粵ICP備18019697號